※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在线模考>>开始 ■ 单选题 1. 既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又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的是( )。
2. 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 ),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有效的管理。
3. 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企业员工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 )。
4. 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对企业未按规定缴存和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有关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对生产经营单位处( )罚款。
5.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从业人员人数在300人以上的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6. 以下属于综合安全管理制度的是( )。
7. 特种设备监督检查的目的是( )。
8.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这属于安全评价程序中的( )阶段。
9. 对厂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评价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这种评价方法是( )。
10. ( )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
11. 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近,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这种评价事故后果的原则是( )。
12. 预警分析活动与预控对策活动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 )系统的运行。
13. 一个完整的事故预警管理体系应由( )四个系统构成。
14. 事故的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级别、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属于事故应急管理( )阶段的工作内容。
15. 以下适用于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超出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或者跨省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以及需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等的是( )。
16. 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与间断负重质量分别超过( )kg的作业。
17.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 )报告。
18.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 )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硅肺(旧称矽肺)。
1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 )的目的是为了证实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标准的要求,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和保持。
20. 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0—OSH 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 )。
21.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 6721—1986),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下列不属于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的是( )。
22.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一般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3. 以下对制表基本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4. 在抽样检查我国化工企业近年来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时,减少抽样误差最为有效的方法是( )。
25. 甲公司获得乙公司大型建筑施工的总承包权后,将该施工项目中的绿化项目分包给丙公司,并与丙公司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在施工过程中,丙公司使用的丁劳务派遣公司一名员工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该事故统计上报的企业是( )。
26.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工程项目的( )进行。
27. M公司是一家铜矿开采企业,有从业人员200人;N公司是一家纺织企业,有从业人员280人。王某和李某是s安全技术服务公司员工。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有关两家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做法中,正确的是( )。
28. 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该制度应由企业的( )签发后实施。
29. 企业应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投入。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下列有关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30. 某建设企业为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
31. 某煤矿由高瓦斯矿井变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后,仍按高瓦斯矿井管理。在进行下水平巷道延伸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大量瓦斯涌入运输大巷,遇到电机车电火花发生瓦斯爆炸,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 )
32. 某机械加工厂有机加工车间、涂装车间和锅炉房、配电房等辅助设施。为防止事故发生,该厂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机加工车间机床旋转部位加装防护罩。给涂装车间的职工配备过滤式防护面罩。在锅炉上安装防爆膜,在配电箱内安装漏电保护器。下列关于该厂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3.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信息等各种管理对象,其管理的基本对象是( )。
34. 某单位采暖锅炉发生爆炸,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该起事故的发生有如下几个可能,一是炉膛爆炸X1,二是超压爆炸X2,三是锅炉严重缺水突然加水爆炸X3。该起锅炉爆炸事故的结构函数是( )。
35.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下列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
36.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 )。
37. 在第三方审核中,由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认可制度的要求实施的以认证为目的的审核又称为( )。
38. 事故现场指挥系统的( )负责所有主要的应急行动,包括消防与抢险、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疏散与安置等。
39. 依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
4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 )报告。
41. 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是( )。
42. 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是( )。
43. 1991年12月2日,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公通字[1991]113号)将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类,其中不包括( )。
4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的罚款。
45. 事故调查组组成后,有关部门、单位发现其成员与所调查的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将该成员予以( )其事故调查工作。
46. 关于统计图表制表原则的表述有误的是( )。
47. 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愈小,即单元的危险性的( )。
48. 职业性危害的其他因素是( )。
49. 某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120人重伤,150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8 000万元。事故发生后,矿长逃跑。副矿长将事故报告了当地煤矿安全监察局,当地人民政府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在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下列哪种做法有不当之处 ( )
50. 本质安全中的( )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51. 建设项目正式投产使用后,建设单位必须同时将( )进行投产使用。
52. 生产经营单位具体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确定因素不包括( )。
53. 对生产经营单位新从业人员应进行( )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54. 下列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内容的是( )。
55. 预警系统的功能中,监测系统主要( )。
56.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 )后方可上岗。
57. 行业类统计指标体系中,铁路交通事故统计指标包括( )。
58. ( )是一类特别的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急性中毒和长期接触后的不良健康效应。
59. 所谓( )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60.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有明确的要求。
6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保证是( )。
62. ( )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通常将所有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进行讨论。
63. 以下属于潜在职业性致癌物的是( )。
64. 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 )kg。
65. 下列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内容前期准备工作的是( )。
66.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67.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为( )。
68. 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 )。
69.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类。
70. 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这体现了( )原则的应用。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在线模考>>查看答案 |
我要做题网 ( 辽ICP备11009338号-1)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大连博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1-4-13 03:21 , Processed in 0.0195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