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义: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水平。 (2)计算思路:令两个方案每股收益相等,求息税前利润。 (3)计算公式 [(EBIT-I1)(1-T)-DP1]/N1 = [(EBIT-I2)(1-T)-DP2]/N2 【提示1】上述公式中涉及的利息、优先股股息以及普通股股数,都是针对全部资本而言的,即包括原有资本与追加筹资的情况。 【提示2】上述公式中如果涉及债券的利息,应该使用面值和票面利率进行计算。 (4)决策原则 ①预期息税前利润或业务量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应选择债务筹资方案(财务杠杆效应较大); ②反之,应选择股权筹资方案(财务杠杆效应较小)。 【提示】决策时,预期息税前利润是指追加筹资后总的息税前利润(不是指增加的息税前利润)。 (5)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业务量水平:根据EBIT=(P-VC)Q-F,求Q即可。 2019年会计财务管理真题回顾 甲公司发行普通股3000万股,全部债务6000 (利息率6%)万元。现计划追加筹资2400万元 方案A:增发普通股600万股,股价4元/股。方案B:债务筹资2400万元,利息率8%。 采用资本结构优化毎股收益分析,追加筹资后销售收入达到3600万元,变动成本率50%,固定成本6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25%。 问: (1) 两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2)追加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 (3)优先选择哪个方案? |
我要做题网 ( 辽ICP备11009338号-1)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大连博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1-3-9 08:55 , Processed in 0.0166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